创立时间: 1995年
品牌源地:江苏省南京市
总投票数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电网/电厂和各类工矿企业的电力保护控制及智能电力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的高新技术企业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简称“南瑞继保”)主要从事电网、电厂和各类工矿企业的电力保护控制及智能电力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是国内该领域最大的科研和产业化基地。2010年,国家能源局在南瑞继保设立“国家能源电力控制保护技术研发(实验)中心”。
南瑞继保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企业,中宣部确定的全国自主创新重大典型宣传企业,2006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07年被评为中国电气工业竞争力十强,2008年被授予“江苏省改革开放30周年先进典型”称号。公司研究院获中国软件行业协会首届2009年度“中国最佳软件研发中心”。
南瑞继保设有南京九龙湖公司总部及研究中心,南京将军路保护控制装备产业园,常州五一路机械工艺研究中心,常州富民路智能电力装备产业园。公司在北京、广州、西安、济南、成都、武汉、沈阳、乌鲁木齐等地设有国内各大区域技术服务中心。公司在香港设立了南瑞继保国际发展公司,在尼日利亚、美国、巴西、印度、印尼等地设立了各大洲的国际分支机构和本地化的技术服务中心。
以沈国荣院士创立的“工频变化量原理继电保护”等原创性理论研究成果和发明专利为核心,南瑞继保通过不断技术创新,形成了由一系列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构成的电力系统保护、控制技术体系。南瑞继保核心产品占有率高居行业首位,继电保护产品在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40%,产品广泛应用于三峡输变电、“西电东送”、北京奥运、上海世博等国家重点工程。南瑞继保的继电保护、电网安全稳定控制、高压直流输电控制保护等技术打破了国外公司的长期技术和产品垄断,以其先进性、实用性和可靠性,提高了我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确立我国继电保护和稳定控制技术的国际领先地位,为我国电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南瑞继保坚持“做精主业、外延发展”的发展战略,对已有的核心技术持续改进和提高,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同时稳步向相关技术领域拓展。目前公司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网安全稳定控制、变电站自动化、电厂自动化,以及高压直流控制保护等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处于世界先进行列;公司在电力电子、电力一次智能设备、大型工业领域过程控制、新能源等领域正积极开拓,利用公司在控制和保护领域的技术优势,实现产业的全面拓展和深化;公司还加大了国际市场开拓力度,目前南瑞继保产品已远销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质量控制贯穿于从研发到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确保生产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严格的产品检测制度,完善的测试手段,使公司的产品一直以低返修率而享誉业界。公司通过了国际著名认证机构SGS的ISO9001质量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OHSAS 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反映了公司对用户、社会和员工的责任意识。公司研发流程管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电力行业中率先通过了CMMI 5级(最高级)正式评估。
南瑞继保在企业发展的进程中,建立了以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化促进科技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科技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协调发展。南瑞继保通过持续自主创新,取得大量高水平、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迄今已完成重大研究开发项目206项,其中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9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96项,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83项。公司坚持“科学组织起来的人才是公司最宝贵的财富”的理念,培养造就了一支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管理和技术团队。
多年来,在广大用户和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公司始终保持着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2016年新签合同100.2亿元,近三年平均每年上缴税收8亿元。公司年人均合同额超过250万元,劳动生产率达到同行业国际领先水平。秉承“科技报国、实业报国”的企业宗旨,南瑞继保在保持自身持续发展的同时,关注公益事业。在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十几所著名高校设立南瑞继保奖(教)学金,在全国贫困地区捐资建立11所希望小学,向四川汶川、青海玉树等地震灾区捐款1200万元,积极参与江苏省儿基会五年百万“春蕾行动”等公益活动,出色完成了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和广州亚运的保电任务。
南瑞继保已建立起在电力保护控制领域专业齐全、多部门融合协作的高效研发平台,技术创新和产业化高度融合、相互促进的产业化平台,培养了一批高水平并能协同工作的高端科技和管理人才。南瑞继保的发展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张高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先后视察南瑞继保,对公司在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
南瑞继保将始终保持务实高效的运行机制、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长远发展的战略方向,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力争成为全球电气控制领域竞争力前三甲,为我国电力和其他自动化领域科技进步多做贡献。